在全球贸易格局本就波谲云诡的 2025 年 4 月 9 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的关税政策调整,瞬间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风暴眼,搅乱了原有的贸易秩序,各方势力在这场关税博弈中迅速做出反应,局势变得愈发复杂。
特朗普此次宣布对 75 个未报复美国的国家暂停 “对等关税” 计划 90 天,期间互惠关税降至 10% 并立即生效。这一举措看似缓和了美国与部分国家的贸易矛盾,背后实则藏着诸多考量。一方面,美国此前对近 60 个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,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反制浪潮,暂停关税计划是为了避免更多国家加入反美阵营,稳定部分贸易关系,防止贸易冲突进一步扩大化,减轻自身所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和贸易报复风险。另一方面,这种 “区别对待”,也凸显了美国想集中精力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施压,试图在中美贸易博弈中占据上风。
然而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特朗普将对华关税从 104% 骤然提升至 125%,同样立即生效。这一单方面的强硬举措,无疑是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。此前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 104% 关税的政策刚刚生效,中国迅速做出回应,于 4 月 9 日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从 34% 提高至 84%,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正式生效。中方还采取了禁止对 12 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、将 6 家美国实体列入 “黑名单” 等反制手段,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。
同一天,欧盟也卷入这场贸易纷争。欧盟 27 国投票通过对美国产品征收 25% 关税的反制措施,回怼美国 3 月中旬对欧盟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行为。至此,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全面升级,世界贸易秩序陷入混乱。
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决策,在金融市场也激起千层浪。美国国债市场出现剧烈波动,新关税生效和中国反制措施宣布后,美国国债遭到抛售,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 4.5% 以上。不过,在特朗普宣布对 75 国暂停关税消息发出后,10 年期美债尾盘有所回落,但依旧显示出市场的不稳定和对未来贸易局势的担忧。
从宏观角度来看,美国这种区别对待的关税政策,严重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。国际贸易本应建立在公平、公正、开放的基础上,而美国的做法使得全球贸易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,各国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,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也面临着被重塑的压力。
对于中国来说,面对美方不断升级的关税压力,始终坚定立场,积极应对。在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,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贸易合作机会,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,推动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深入发展,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中国还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,提高产品附加值,增强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。
这场贸易风波后续走向充满变数。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否会引发更多国家的抵制和报复?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又将如何演变?全球贸易格局在这场风暴之后会呈现怎样的新形态?这些问题都值得密切关注。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努力,推动建立更加公平、合理、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,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泛滥,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。